如何教出自主學習的孩子?

自主學習,小孩閱讀,Photo by Josh Applegate on Unsplash

這樣子長大的孩子有某些人格特質。… 他會有很高的自尊心,自我形象健康,因為他身邊的大人一直信任他,讓他用自己的速度、自己的方法成長。他會對自己的人生感到滿意,因為他一向以來,便能自由自在地去追尋自己的生命意義,而他身邊的大人都能接受他的生命意義是有價值的,不予以否定。

— 美國瑟谷學校創辦人 Daniel Greenberg 《自主學習 — 化主動性為創造力,建構多元社會》

為何有些孩子如此被動,有些孩子如此積極?

你是否看到一些學生非常不喜歡學習?

你希望他們學到解決問題、批判思考的能力,但他們卻非常被動,和升學無關的學習都興趣缺缺?

你是否時常覺得自己在熱臉貼冷屁股,自己的教育熱忱似乎快要被學生澆熄了?

學生被動的樣子,面對學習時痛苦的樣子,讓你幾乎快要對人性的積極面失去信心,幾乎快要相信他們本來就比較懶惰,需要透過外在賞罰才會想念書,甚至開始相信,你的孩子/學生一定沒有辦法自主學習?

但是,你也看到有某些學生或你自己的朋友非常熱愛學習,平時就喜歡閱讀,也喜歡到處上課、聽講座、與人交流,他非常享受學習,也很滿意自己現在的生活。

又或許,你自己就是這樣的一位自主學習者。

所以你開始好奇,是什麼原因讓一些人變得如此被動,另一些人卻又能夠如此積極?

在告訴你具體作法前,我想先跟你分享兩位心理學家Deci和Ryan提出的動機理論「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以及幾個重要的研究結果。

自我決定理論的四個重要研究結果

一、基本需求理論-所有人都有三種基本心理需求:

  1. 自主性(autonomy):人都希望感受到自己擁有選擇的機會,而他的行為是他自己決定的。
  2. 成就感(competence):人都希望感受到自己擁有足夠的能力,能夠勝任自己面對的任務。
  3. 歸屬感(relatedness):人都有和人建立關係的需求,希望能隸屬於某個團體,感受到愛與關懷。

二、有機體整合理論-動機不只分外在、內在,還可以根據「行為背後的驅動方式」的分成四類:

自主學習,有機體整合理論
  1. 外在調節:只為了追求外在獎賞或逃避外在懲罰,也就是希望不要被當掉,或獲得分數上的獎勵。
  2. 內攝調節:因為身邊的大人都告訴自己應該讀書,所以也覺得自己應該要讀書。雖然並非真的想要學習,但不學習的話會有罪惡感、焦慮感,也會擔心達不到父母、老師的期待,不被認同。
  3. 認同調節:由於感受到學習某些事物對自己的價值與重要性,清楚自己學某些事物的目的,因此即使過程沒有很開心,也會願意發自內心投入學習。
  4. 內在調節:純粹因為學習過程很開心,是自主程度最高的學習。

前兩類稱為「控制動機」,後兩類稱為「自主動機」,所謂的自主學習,就是由自主動機驅動的學習,是因為清楚行為的價值與重要性或因為單純享受學習而自主投入的學習

三、認知評價理論-對本來就有自主動機的人,給予外在獎勵,反而會削弱他的自主動機。

四、滿足三種基本心理需求,自主動機才會提升,另外,幸福感和心理健康也會提升!

如何教出自主學習的孩子?

這個問題問得學術一點,其實就是:「如何提升學生的自主動機?」那麼根據上面的理論說明,我們大概可以得出兩個操作上的大原則:

  1. 想辦法滿足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包含自主性、成就感、歸屬感。
  2. 不要透過外在獎勵、懲罰,或透過讓他有罪惡感、為未來感到焦慮的方式,來驅動孩子照著大人的期待去學習。

「不用外在動機驅動,學生怎麼可能會主動念書?」

面對這個問題,你可以先問問自己,自己是怎麼成為一個自主學習者的?是有人「逼你自主學習」,然後有一天你就突然開始不用人逼的自主學習了嗎?我想應該不是。

他律不會產生自律

自主學習,Photo by Kelly Sikkema on Unsplash

持續地他律並不會讓人產生自律,不斷被逼著學習,只會讓學生把「學習」和「痛苦的經驗」連結在一起,因而更不喜歡學習。

自律,必須在沒有外在壓力的情況下自由摸索一陣子(滿足自主性需求),並感受到「自己真的是自己人生的主人、不應該由別人告訴自己該怎麼活」之後,才會開始思考自己活著的意義是什麼?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的每一天想要怎麼過?(可參考自主學習促進會所寫的「學習自律四階段」)

另外,長期研究幸福感的兩位教授Ryff與Keyes在1995年發表一篇回顧型文獻,說明了幸福感的六大面向,而其中一項就是「個人成長(personal growth)」,是指一個人是否感受到自己持續成長,能看見自身潛力,並且意識到自己的行為隨著時間進步。

也就是說,沒有人會希望自己停滯不前,沒有人會真一直爛下去,除非他過去學習經驗充滿痛苦和恐懼。

所以當師長覺得小孩「看起來在原地踏步」,很有可能他其實有在前進,只是不是用你期待的方式成長,你該做的應該是努力去看見他的進步

又或者,學生其實也沒有那麼滿意現狀,需要你去同理他的處境,支持他,陪伴他找到進步的信心和方法,去面對學習的痛苦和恐懼。

具體方案:課前規劃、課後覺察

在「信任、尊重、接納」在這樣的大原則下,「自由、不干涉」會是很自然的結果。

那麼具體來說,在公立學校可以如何實踐?我簡單分享自己過去在萬芳高中實際執行過的方法。

我一樣會把課程準備好(包含探究教學、科學史融入教學、生涯議題融入教學,從來沒有在台上講整節課),但我會在上課的前5分鐘說明當天的課程目標和進行方式,包含這堂課的課程目標對我而言的重要性。

然後,學生可以在「自我規劃表單」中自行選擇要「參與課程」還是「自己規劃自己的時間」,無論學生選擇上課還是不上課,我都完全尊重他們的決定,但所有人都要在自我規劃表單中寫下你這段時間想做的事,以及為何想做(想要達到什麼目標)。

而下課前5分鐘,我會再請學生於「自我覺察表單」中填寫他們實際進行的行為、產生的感受或帶來的啟發,並說明自己後續想要做的事或想要改變的做法。

常見的疑慮是,這樣有些學生不就沒有學到東西了嗎?

事實是,在教室中,我可以不准學生玩手機、睡覺,我可以叫學生看著黑板、PPT,但我沒有辦法強迫學生動腦思考。而沒有動腦思考,學習就不會發生,換句話說,當學生不想學的時候,我沒有辦法教他任何東西。(除非我給予外在賞罰或貶低不聽課的學生,那也許能夠讓學生因為外在調節或內攝調節而產生學習行為,但是比起以控制動機驅使他們多學一點點知識、能力,我選擇保護他們長期的自主動機。)

總而言之,就算我明顯不同意學生「不上課」,不想上課的學生還是不會學到東西,因此採用此作法與不採用的差別,僅僅是「老師是否接納學生的所有狀態」而已。

結語

大人如何幫助孩子成為自主學習者?總結以上的論述,應該可以得到幾個重要的結論:

  1. 大人自己要先是自主學習者,扮演好孩子的楷模。
  2. 在孩子沒犯法、沒傷害自己、不妨礙他人自由的情況下,接納、尊重、信任、支持孩子,給予心理支持,滿足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
  3. 不強迫孩子照著「大人覺得比較好的方法」去生活。
  4. 給孩子自由,讓孩子自己做決定,並邀請他反思是否喜歡他進行的活動。

推薦閱讀

對自我決定理論感興趣的讀者,可參考下面這篇論文,至今已被引用超過 50000 次。

Ryan, R. M., & Deci, E. L. (2000).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 68–78. https://doi.org/10.1037/0003-066X.55.1.68

如果想更進一步了解國內實驗教育的自主學習帶領方式與成果,歡迎參考振鐸學會理事長丁志仁與無界塾副塾長曲智鑛合著的《讓孩子做學習的主人:自主學習典範親師指南》,也歡迎閱讀網站的其他文章或來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