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況更新
嗨,最近好嗎?
昨天帶著讀到一半的《最想說的話,被自己聽見:敘事實踐的 15 堂課》去海邊,一邊看書,一邊把自己曬得均勻一點。
發了一篇 IG 限動後,幾個好朋友問起了近況,一個超久沒見的朋友甚至問我「你還有在當老師嗎」,我才意識到自己真的好久沒有在社群上更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實習和當兵
去年 8 月到今年 1 月,我在台北一間高中當實習老師。
原本帶著「在體制內實踐教育理想」的心情,後來意識到目前的教育體制(包含環境設計、課表安排、教師職務內容)和我的理想真的太衝突了。
於是決定先去實驗學校練功,但對未來發展保持開放,可能回體制內,也可能去教育 NPO。
4 月底入伍,新訓在台南官田,下部隊在南投憲兵隊。
如果要說我在當兵的四個月有什麼改變,那大概是變得更看重學歷吧。
為什麼呢?因為我發現,偷懶的、沒禮貌的、自私的、不可靠的、有犯罪紀錄的人當中,只有國高中學歷的比例真的比較高。
也就是說,如果要我快速判斷一個人可不可靠,「有大學學歷」可能真的是一個暴力但有效的標籤。
這算偏見嗎?如果「可靠程度」和「高學歷」的相關性高,那對「沒有大學學歷」的人持保留態度也無可厚非。
也不是說一定要讀大學,只是如果不打算讀大學,就需要更多說服對方自己可靠的方法,例如談吐、禮儀、經歷。
公辦民營實驗學校,人文國中小
8 月退伍後,我來到宜蘭頭城的人文國中小任教。
人文是一間經營超過 20 年的公辦民營實驗學校。採混齡教育,四學季制,附帶的好處是每上班 10-11 週,都可以放個短假期。
我在人文擔任 6、7 年級的班級副導師,同時教授三門選修課:
- 量身打造你的生涯計畫(8、9 年級)
- 幸福是可以練習的!(6-9 年級)
- 自主時間(6-9 年級)
我們也透過「行動學習」帶學生進行專案式學習。
行動學習是台灣實驗教育領域盛行的學習方式,它的核心精神是:不將學習的場域侷限在教室,將整個社會都視為學生的學習資源。
國中開始,我們會帶學生去外縣市一日行動、三天兩夜、七天六夜,一些八、九年紀學生甚至會挑戰 30 天以上的國外行動學習。
在傳統教育中,學生在學校獲得的學習經驗類型其實相當單一,即使課表上有很多科目,學生主要的學習型態都是聽講、閱讀、寫題目。
行動學習則是一種全人學習,即「運用所有感官進行多元、深度學習」。
由於每個人習慣的學習方式都不同,因此運用多元感官獲得經驗,更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同時也能增加學習的廣度和深度。
我認為行動學習的終極目的,是增加學生經驗的豐富度、提供學生更多可以反思的材料,藉以幫助學生更認識自己、也更認識這個世界。
目前正在規劃 10 月中帶 6、7 年級學生去台北三天兩夜的行動學習,在那之前,我們會經歷 4 次的台北單日行動,未來再跟大家分享更多心得。
近況:一邊工作、一邊學習
「最近過得怎麼樣?」朋友問我。
算是蠻滿意的吧。
前幾天在 The DoDo Men 的 Podcast《跳脫Do式圈 EP37|N 世代工作做不爽就離職?熱情跟興趣才是找工作重點!》,Eric 說道:
其實你在大學的時候,你就是花錢學習,你開始工作的時候是人家付你錢讓你學習,只要你還有辦法在工作崗位學習的話,我覺得就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就是你是在賺錢學習。
現在的生活就有點像這樣。
每天上班都可以學到新東西,如何讓學生自己承擔責任?何時應該介入、協助學生?怎麼樣和學生建立關係、對他們產生影響力?
很幸運的是,有另外兩位中央師培畢業的教育夥伴也在人文任教,一位住在我租屋處樓上,另一位住在隔壁。
我們一個禮拜大約會聚在一起聊一兩次,聊天內容大多跟工作有關,但並不是在工作。
這也是我最近的新發現:自己其實需要把工作和生活分得很開。這是我過去沒有想過的。
Work-Life Balance
在我過去的認知中,work-life balance 有兩種平衡方式:
一種是工作和生活密切相關,但心中覺得平衡;
另一種是工作跟生活沒有關係,但可以準時下班,下班後可以享受自己的生活。
我一直以為自己想要的第一種平衡,要挑一個我覺得有意義的工作、適合我人格特質的職位,然後我可以接受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綁在一起的。
但我發現,我其實非常不喜歡加班,非常。
我可以在下班後自己研究家庭治療、敘事治療,我可以和同事兼教育夥伴討論學生的狀況和處理方法,這些都跟工作有關,但不是工作。
舉例來說,如果我的同事兼教育夥伴想找我討論我們協同授課的課程規劃,我會拒絕他。
聊教育可以、討論工作不行。
這麼看來,兩種 work-life balance 都沒辦法精準描述我目前的狀態,但也沒關係,我喜歡就好。
說到這裡,我想分享另一件很幸運的事。
人文有很多老師都習慣、而且不排斥加班,但我的主導師是個優先順序明確、而且線踩很硬的人。
對他來說,家人絕對比學校、學生還重要。
他說,你不幫學生,他還有自己的爸媽,你不幫自己的小孩,那真的沒有人會幫他了。
他也告訴我,當老師的首要任務是穩住自己的狀態、保持身心愉悅,當自己 overloading、壓力太大、情緒容易爆炸時,對學生是很難有教育功能的。
以前大學彈吉他時,很喜歡一位吉他手 Tomo Fujita 的座右銘:
Don’t worry! Don’t compare! Don’t expect too fast! Be kind to yourself!
現在的狀態便是如此,把自己照顧好,享受生活。
後記:成功人士總是在成功後才分享自己的故事
這陣子在讀敘事治療。
書中提到,社會總是喜歡敘說「成功人士」的故事。
這些故事會告訴我們,主角面對挫折時不放棄、克服困難、失敗為成功之母,而我們總是在主角奮鬥完、獲得好結果時才聽到他的故事。
寫完這篇文,我不禁感嘆:其實我也是如此阿。
我從 2020 年開始寫文章,每次經歷低潮,我發文的意願都會變得非常低。
就如同那些成功人士的故事,我也得等到自己克服困難、達成小成就、或至少對自己感到滿意的時候,才願意將自己的狀態、想法或經歷寫出來。
敘事治療的觀點認為,每個人都會從自己的經驗中挑選特定事件、組成故事。但事實是,那些沒有成為故事的事件,遠多於成為故事的事件。
因此,任何不快樂、不滿意的敘事,都可以藉由強調過去沒有被挑選成為故事的其他事件,組成一個新的、能夠肯定自己的敘事。
現在回頭看,當我還在困境裡掙扎時,我仍然是有力量的。
我勇敢面對不確定、我尋求家人朋友支持、我認真思考替代方案,或者,至少我還是有好好吃飯、好好看書、好好過生活。
如果把眼光都放在「不是成功」的現狀,很容易就會忽略那些有資源、有力量的敘事,像是:
- 我是怎麼因應困難的?
- 我是怎麼撐住的?
- 我已經思考了哪些解決?
- 我已經採取了什麼行動?
前天讀了 Leafwind 的電子報《三十後半,我又換工作了》,文末有兩段話,我很喜歡,就當作這封電子報的結尾吧。
其實不管別人是羨慕還是看笑話,對我來說都不重要,因為真正在意我結果的人也只有自己跟少數親友,而人生最後只有自己能對自己負責。
我希望自己、以及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們會有「希望一切會繼續好下去」的勇氣,畢竟我們都已經很努力了。
延伸閱讀:我是不想要影響力,還是我害怕失敗?
我還在探索發布內容的最佳管道,除了電子報,也同時經營以下平台,有時會同步發佈,有時不會。如果你喜歡,請訂閱電子報!
Substack 電子報|成為自己的路上|On Becoming Myself
Website|蘇倚恩 iansuedu.com
Facebook|蘇倚恩
Instagram|@ians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