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倚恩的使用手冊
你好,謝謝你點開了蘇倚恩的使用手冊!
這篇文章的靈感來自跨國 AI 公司 iKala 的創辦人暨執行長 Sega,他在閱讀橋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辦人 Ray Dalio 的著作《原則》(Principles)之後,決定把自己的處世原則寫成「Sega 使用手冊」。
Sega 說,寫一本自己的使用手冊,除了幫助自己釐清自己重視的事物,和別人共事時,也可以減少揣測想法所耗費的心力。
我自認是一個很 real 的人,也很常花時間反思自己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因此希望在進入職場前,寫下自己的使用手冊,讓未來的合作夥伴(同事、學生、學生家長)有機會更認識我,也讓後續的溝通和合作更加順暢。
關於蘇倚恩:我的動力來源
我是一個渴望與人深度互動的人,我享受和夥伴相聚的歸屬感,我喜歡主動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而當我的付出確實影響到他人的時候,我會充滿動力、成就感、意義感。
我是一個喜歡學習的人,包含透過自我覺察、與自己對話來拓展對自己的認識,以及透過閱讀、與人交流來拓展對世界的認識,思考事物本質的歷程對我來說充滿意義,發現答案、想通的時候,會很有成就感。
最近在思考的問題是:如何打造一個能夠持續而穩定地賦能教育工作者的民主/人本教育推廣模式?如何讓學生不需要花大錢,也能在一般公立學校中獲得民主/人本教育?
補充:給熟悉生涯諮詢的夥伴,我的尋嘗日測驗結果,第一名是社會型、研究型和內省型並列第二;Holland code 是 SEI(社會型、企業型、研究型),然後 C(事務型)超級低。
人生觀:我為什麼要活著?活得幸福,就是美好的人生
我想引用 Irvin Yalom 在《存在心理治療》書中的一段話來說明我目前的人生觀:
印度聖哲奥修(Bhaqway Shree Rajneesh)大師說:「存在沒有目標,而是純粹的旅程。生命的旅程如此美麗,何必為終點煩惱?」生命正好發生,而我們正好被丟進其中。生命不需要任何理由。(p.631)
「生命正好發生」,它沒有理由、沒有目的,也不需要,我只要好好享受這趟旅程就行了。因此對我來說,活得幸福,就是美好的人生,而用心投入那些讓我產生動力的事情,會讓我感到非常幸福。
根據我自己的生命經驗以及幫別人生涯諮詢、輔導的經驗,我發現,「無法接納自己、無法跟隨自己內心的聲音」是讓人無法感到幸福的一大原因,如果我為了獲得重要他人的認同,而努力追求影響力、效率等外在價值,我可能就會忽視了自己真正看重的價值,與真正讓自己充滿動力的事物。
而當我能夠發自內心相信「我是有價值的」,如我所是地接納自己、成為自己,我才能夠認真投入那些讓我充滿動力的事物,我也才會感到幸福。
我的人生觀,很大程度也影響了我的教育理念。
延伸閱讀:我的故事:我的教育理念演變史
工作觀:我為什麼要工作?工作應該是一種自我實現
在這個議題上,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對我影響非常大,似乎從國一公民課接觸到它之後,我就一直認為「工作應該是一種自我實現」。
我其實很期待工作生活的延伸,我希望自己可以享受自己的工作,我希望我可以從事那些會讓我充滿動力的事情:與人深度互動、與夥伴一起努力、幫助他人成長、不斷學習、不斷認識自己也認識世界、思考並解決問題。
瑟谷創辦人之子 Michael Greenberg 指出,在瑟谷學校畢業生的身上,有一系列明確的特質清單(他稱之為瑟谷式菁英的特質),其中一項是:「相信如果好好生活,金錢和好工作就會隨之而來。」
我非常相信這個論點,《主人思維》的作者陳韋丞指出:「其實天賦熱情不是浪漫的情懷,是非常務實的、你的差異化競爭優勢。(p.159)」LinkedIn 創辦人 Reid Hoffman 也在《第一次工作就該懂》中提到:「抱負和價值觀是職業生涯競爭優勢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當你在做自己在乎的事情時,不但會更努力,也能做得更好。(p.43)」
做一份充滿熱情的工作並不代表完全不辛苦,但人們可以為了熱情承受痛苦,而且因為對一件事有熱情,會做得更開心、成長得更快。
既然工作也是人生旅程的一部分,那如果可以享受連同工作一起享受,那應該會更幸福吧!
(很顯然,對於工作的看法,我是比較理想、浪漫的,當然這是從其他人口中得到的回饋,老實說已經有無數個人說過我太理想了,我自己也很期待我出社會後會有什麼改變,搞不好半年後我就決定回家躺平抱大腿了。)
我對人際互動的期待
我想,先列出我對與人互動的期待,合作夥伴應該會省下很多揣測我想法的心力。以下並不是「沒有被滿足就會大爆炸」的期待,只是我特別喜歡跟這樣的人相處!我期待自己成為這樣的人,也相信如果更多人這麼做,這個世界會變得更美好!
不抱怨世界/他人
當一個人抱怨時,他的潛台詞其實是:「這件事是別人的錯,而且我無能為力。」
別人一定有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同時,當事人也一定有可以改變的部分,而「抱怨」本質上是在關注「你無法改變的部分」,他會讓人覺得自己缺乏力量,久而久之,也會真的失去改變現狀的能力。
我知道對一些人來說,抱怨是一種處理情緒的方式,但其實並不是「抱怨」本身讓一個人情緒緩和,讓人心理舒服一點的,是有人傾聽自己說出委屈、難過、生氣,並且同理自己,告訴自己辛苦了。
草根式公民社群 gOv 的座右銘是:「不要問為什麼沒有人做這個,先承認你就是『沒有人』。」他們鼓勵所以對現況不滿的人捲起袖子,一起讓事情發生(make things happen)。
我很喜歡這樣的精神,也期待自己成為一個不抱怨的人。
順道一提,瑟谷式菁英的另一個特質就是「為你的生活負完全的責任——不責怪世界/他人」。
延伸閱讀:面對不斷責怪他人、抱怨世界的學生,教師可以如何回應?Irvin Yalom 的存在主義心理治療
同理心:避免未經充分理解的瞧不起或負面評價
這一點好像沒什麼好解釋的,畢竟誰喜歡呢?
盧森堡博士以人本心理學為理論基礎,提出幫助人們好好表達需求、化解衝突的「善意溝通(非暴力溝通)」,他指出,每個人做的事,都是他們所知「能夠滿足自己需要」的最好方式,就算是傷害別人的行為,也是在滿足自己的需要,只是使用的方式剛好會傷害到別人,是「以悲劇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需要」。
我非常喜歡這個心法,我也發現,當我用這個視角看待別人時,我就不會再關注「他怎麼這麼奇怪」,而是「他做這件事,是希望滿足自己的哪些需要?我有沒有其他方式能夠協助他滿足他的需要?」
希望每個人都能夠多花一點時間彼此理解,或至少不理解、但不輕易批評,相信如果每個人都努力這麼做,這個世界可以因此變得更美好。
認真傾聽彼此
我的經驗是,當一個人感受到另一個人「全神貫注地聽自己說話」,會是非常滿足的體驗。
暢銷作家、演說家 Simon Sinek 在一場演講 ” How Do Cell Phones Impact Our Relationships ” 中舉了一個例子說明:
What if I’m holding my phone. It’s not tweeting, it’s not buzzing, it’s not beeping and I’m not checking it. I’m simply holding my phone. Do you feel that you’r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o me right now? No you do not !
(如果我只是拿著手機,沒有發文、沒有震動、沒有發出聲音,我也沒有在看手機,我只是單純拿著手機,你們會覺得,現在你們對我來說是最重要的嗎?不會!)
在與人互動時,我非常期待雙方能夠放下手邊的事(特別是手機!),再和彼此交談,我希望雙方都能清楚地讓對方感受到:我的注意力現在在你身上,我正在聽你說話。
不過如果你有其他事情需要處理,請不要猶豫,直接告訴我你有事要忙,我完全不介意你打斷我!
除了日常互動之外,這件事似乎也反映在課堂中,我發現,當有學生沒有注意聽我說話時,我會感覺到非常不舒服,加上我非常不喜歡強迫別人做他不想做的事,所以我會請學生一開始就想清楚「是否要參與今天的課堂」,而如果學生認為當下有更想做的事,那我也會完全尊重他的選擇!
開一場有效率的會議!
相信沒有人喜歡冗長的會議!
澔奇科技(HiAchieve)創辦人/台大領導學程教授孫憶明老師在「數位時代的職場協作」課堂中提到幾個「會議管理」的重點:
- 會議要設定討論目標、安排議程,並且要尊重議程(約會議時間時要約「時間段」,也就是「幾點到幾點」)
- 會議無法取代的目的是「同步討論」,可以透過非同步討論達成的事情,盡量不要在會議中進行
- 三個有效會議的評價標準:做出好決策、有制定行動計畫、利害關係人有行動的承諾
我的經驗中,如果做到以下兩件事,會議通常都會蠻有效率的(因為大家都在狀況內):
- 會議發起人規劃好會議目標、議程,提供大家須要先閱讀的資料/先思考的問題,開好共編筆記
- 其他會議參與者在會議前閱讀資料、思考問題,在共編筆記寫下自己的想法和想到的疑問
不過老實說,有時候討論順暢與做出好決策的前提是,團隊擁有共同的價值觀,並且事先建立大家認可的決策規則,這就要仰賴團隊成立前期的溝通與協商了。(或每個人都寫一篇自己的使用手冊?)
更新時間:Jul 25, 2023,持續新增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