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不斷責怪他人、抱怨世界的學生,教師可以如何回應?Irvin Yalom 的存在主義心理治療

存在主義,存在主義心理治療,存在心理治療,yalom,自由、孤獨、責任。Photo by Christina @ wocintechchat.com on Unsplash

存在主義心理治療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是自由的,我們可以自己選擇如何看待這個世界,所有意義都是我們自己創造的,所以我們必須為此負起責任。那面對責怪他人、抱怨世界的學生或案主,教師可以如何回應?直接指出對方沒有負責任,會不會反而造成反效果?

本文將從自由、責任、孤獨的關係談起,接著討論為什麼一個人會責怪他人?責怪他人為個人帶來什麼好處?最後舉例說明我處理類似狀況的策略。

存在主義:我們是自由的,但自由也伴隨責任與孤獨

人是自己創造了自我、命運、生活的困境、感受和苦難。

—— 《存在心理治療》p.315

我們是自由的,我們可以自由創造意義。

自由帶來責任,因為創造了什麼意義,都是自己的選擇。

自由也帶來孤獨,因為意義都是自己創造的,所以必然與別人創造的意義不同,在這個前提下,孤獨似乎是必然的,如同《存在心理治療》一書中提到的「與世界分離的寂寞」,因為「它本身就自成一個世界」(p.319)。

自由的人注定是孤獨的,注定沒有人能夠完全地理解自己,因為每個自由的人,都有很獨特、很不一樣的生活經驗,隨著年紀愈來愈大,和身邊同齡人的經驗只會愈差愈多,例如:你要去哪裡找到另一位參與過教會、學過科學哲學、科學課程設計、諮商、生涯諮詢、個人品牌、民主教育,還當過獵頭的人?離開高中後,就逐漸沒有人可以跟我共享一切生命經驗了,自由使人獨特、獨特帶來無法被理解、無法被理解帶來孤獨。

因此,有些人會選擇逃避自由,或者說逃避責任、逃避孤獨:

所以人尋求結構、權威、崇高的計畫、神奇的力量、某種比自己更大的事物。

—— 《存在心理治療》p.320

逃避自由與責任的常見行為:責怪他人

最常見的防衛動力就是建立一個無法體驗自由的心靈世界,這個世界會受到某種不可抗拒、與「自我」疏離(非我)的力量所支配,我們把這種防衛稱為「強迫性」。

—— 《存在心理治療》p.323

這段文字讓我開始思考,抱怨「老師一直考試阿、我爸媽就很希望我考國立大學、這個社會就很看學歷啊」,是否也是一種逃避自由、逃避責任的手段?雖然不滿意現況,卻不願意為現況負起改變(或不改變)的責任?我相信這些人並不是有意識、刻意逃避自由和責任,「將責任歸到老師、爸媽、社會,減少自己需要面對的責任」應該是個無意識的防衛行為,畢竟承擔責任是一件辛苦的事

過去我一直很煩惱如何面對這樣的案主/學生,難道我要直接指出「我發現你不願意承擔責任」嗎?這樣會不會太不接納?會不會變成另外一種評價?會不會反而造成反效果?

是到了最近,我才找到一種很好的回應方式:點出對方隱而未顯的價值觀優先順序

抱怨他人、責怪世界的人,通常是真的覺得自己沒有選擇,但其實這個想法的背後,是隱而未顯的價值觀優先順序,我們可以指出這一點,讓案主意識到自己其實是有選擇的。

治療策略:指出對方的價值觀優先順序

接下來舉個例子說明,當學生隨口抱怨父母一直要求自己好好讀書、希望他去讀某個他不喜歡的科系,我可能會這樣處理:

  1. 徵詢討論意願

    首先我會同理對方,並詢問對方討論這件事的意願:「聽起來蠻無奈的/感覺這件事讓你覺得壓力很大、而且不太開心,你現在想聊聊這件事嗎?還是你想要跟我約某某時間?」因為有時學生只是隨口說說,當下並沒有改變或處理問題的意願,「徵詢意願」一方面是展現對對方的尊重,一方面也讓對話從「純粹抱怨」進到「討論問題」。

  2. 同理並積極聆聽

    覺察自己的想法,避免分析和評斷、追問並同理對方的感受與想法。

  3. 指出價值觀優先順序

    「我剛剛聽你說的時候,我感覺你是個很在意家人的人,雖然對電機系沒有很有興趣,但因為很希望家人開心、希望符合家人的期待,所以你願意放棄其他想要讀的科系嗎?」「如果不照他們的期待選科系會發生什麼事?你有什麼擔心嗎?」「是什麼原因讓你寧願選擇符合家人的期待,也不要選自己更有興趣的科系?」「聽起來,讓父母開心、讓家庭關係維持和諧,對你來說很重要。」

    透過一連串好奇、不帶評價的提問、對話與同理,向對方指出,其實並不是沒有選擇,而是因為他更重視某些價值觀(例如父母的認可、家庭的和諧),所以他選擇了現在的處境

  4. 指出對方的選擇以及其他可能的選項,並將討論導向新的行動

    「那怎麼辦?感覺選自己想選的科系和獲得父母的認可,對你來說都很重要,目前看起來你是選擇了『讓父母開心』,但感覺現在的處境對你來說不是那麼理想,你有一些不快樂和不滿意,是嗎?」「那怎麼辦?你想要選擇跟隨自己的想法讀自己想要的科系嗎?還是有沒有讓自己不要那麼不開心,但又可以讓父母認同的方法?」

有學習過助人技巧的讀者可能會看出,其實這個處理歷程大致也遵循助人歷程的三個階段:探索(幫助對方了解並接納自己想法背後的價值觀)、洞察(指出現況是對方的選擇,並且還有其他選項)、行動(和對方討論其他選項如何執行)。

個人中心治療大師 Carl Rogers 在《成為一個人》一書中指出,只要能夠真誠一致地面對案主,正確且同理地理解案主的主觀世界(包含感受與想法),並且無條件地尊重案主、將案主視為「一個無條件而自有價值的個人」,案主就能夠自己找到足夠的心理資源,解決他所遇到的問題,追求個人成長與自我實現。

通常經過以上的對話之後,對方可能會選擇改變、也可能會選擇維持現狀,但通常不會再責怪外在環境,而是因為意識到自己是自由的、自己有選擇而承擔起責任,那種狀態很難形容,有點像是心理舒暢、或者內在平靜,教科書裡寫的「找到足夠的資源去做正向的改善」,似乎就是最好的描述方式了。

後記

上週六一天之內,我分別從兩個完全沒有交集的的教育工作者口中聽到「我之前寫過的文章對她影響很多」還有「我寫的每篇文章他都有看,很認同我的教育理念」,這對我來說真的是蠻大的鼓勵,前陣子真的有點懶得寫文章了,但聽到這些回饋,好像又有動力繼續寫作了!

今天早上在路易莎一邊讀《存在心理治療(下)》,一邊作筆記、寫下自己的反思,寫一寫突然文思泉湧,就覺得乾脆寫成一篇個人網站文章好了!如果這篇文章也有幫到你、或對你有所啟發的話,歡迎來信跟我分享你的心得喔(iansuedu@gmail.com)。

延伸閱讀:情緒困擾的來源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對事件的看法!Albert Ellis 的理情治療學派

延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