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如何活出真正想要的人生? 2 步驟教你成為自己生活的主人

生活,價值觀,成為自己生活的主人,Photo by Miltiadis Fragkidis on Unsplash

「老師,我不知道以後要幹嘛?」台灣教育環境下,許多學生的生活都被考試、補習塞滿,每天忙碌,但對未來卻感到迷惘。在這篇文章,我將會教你用 2 個步驟釐清內在價值觀,並且規劃出具體的實踐方案,讓你慢慢掌握自己的人生,活出自己理想的樣子!

步驟一、找出你重視的價值觀

兩位長期研究幸福感的教授 Ryff 與 Keyes(1995)指出,跟隨自己內在的評價標準來生活會更開心,因此我們的第一步就是思考什麼對自己來說是重要的?哪些則是他人對自己的期待?你可以參考這份「價值觀清單」,從中選出自己最重視的10大價值。

建議你可以先快速地看過,把這些價值觀分成三類:「1. 想選的」、「2. 不想選的」以及「3. 考慮中」,全部分類完之後,再挑選出最重視的10項,然後進行排序。

很多人在篩選到 11、12 個的時候,都會經歷極大的選擇障礙,所以如果你在這裡卡住,記得給自己一點時間!

另外有件值得注意的事,當你把價值觀分成三類之後,「3. 考慮中」那些沒有被你刪掉的、也沒有被你選上的價值觀,有可能就是你身邊的重要他人或整個社會告訴你很重要,但你其實沒有真的那麼重視的價值觀。當然,這一點並非絕對,你怎麼想才是最重要的!

步驟二、重新檢視的生活,規劃改變方案

列出最重視的10項價值觀之後,請根據現在的生活為每一項價值觀打分數,想一想「自己現在的生活,在這項價值觀的滿足、符合程度是幾分(0-10分)」,這個步驟可以幫助你釐清,自己目前的生活,在哪些面向上,與自己理想的生活仍有落差?

有了落差,你就可以在這些面向上開始規畫改變的行動方案了!你可以寫下三件在未來三個月或一個學期中,你想要少做一點的事,以及三件你相當看重、想要多做一點的事

如果你寫完之後,發現你寫的比較像是「改變的大方向」,例如「多充實自己」、「多貢獻社會」,那建議你可以延伸寫出2-4個「具體的行動計劃」,像是「這個學期至少讀3本書」、「這學期要去圖書館當志工」等。

這一步驟不一定要用目標管理(例如SMART)的方式來規劃行動方案,因為我們是要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不是達到某個特定的目標,所以你想用SMART目標設定原則,是沒問題的,但是不想要用的話也沒關係!

有意識地生活,不再殺時間

其實,我最不希望看到的,並不是學生不認真上我的課,而是學生無意識地服從權威,或者殺時間

特別是第二種,當學生「被大人規定要坐在教室上課」的時後,很容易陷入「既沒有在做自己真正看重的事,也沒有認真上課,只是在殺時間」的狀態,如果你發現自己有這樣的狀況,建議在你不想上的課開始之前,就先想好這一小時要做什麼(可以從你列出來的改變方案中挑一項來做)。

我分享一個我學生的故事。

萬芳高中在高二有安排「自主學習課」,但由於行政上的困難(管理、學生安全問題),有些班級被要求兩節課都待在圖書館的自習室當中,喜歡攝影的李彥澍同學認為,場地對他的自主學習計畫帶來很大的限制,所以決定每週的自主學習課都向學校請假,到校外到處拍照,落實自主學習

這就是一個在體制內有意識地做選擇,成為自己生活的主人的案例,而你也可以這麼做。

要記得,課程只是其中一種學習資源,所以如果你發現老師教的內容對你來說沒那麼重要,或者老師的教法無法顧及到你的個別需求,那非常建議你在尊重老師的前提下,把時間、心力花在自己真正看重的事情上。

如果你的父母或老師蠻信任你、不太干涉你的決定,那太好了,趕快拿一張紙出來,開始挑選你的10大價值觀,從今天開始根據這些價值觀來生活,往理想的自己前進吧!

延伸閱讀:大人不認同我想做的事,要怎麼和他們溝通?

1 則留言

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