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的混齡課程架構【看懂人文國中小 #1】

你可能聽過人文國中小的行動學習、學習分享會、混齡教學、家族課程,但學生的課表到底長什麼樣?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懂了。
你可能聽過人文國中小的行動學習、學習分享會、混齡教學、家族課程,但學生的課表到底長什麼樣?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懂了。
這大概就是我感到焦慮的原因:我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更專業、更有經驗的教育工作者,我知道自己需要更多時間反思,但我覺得自己沒有時間。
嗨,你好嗎? 我在 Threads 上日更一個月…
很久沒聯絡的朋友問我,你還有在當老師嗎?另一位朋友關心,最近過得怎麼樣?我才意識到自己真的好久沒跟大家更新近況了。
也許我可以接受我身為一個人的複雜性,也就是即使我確實想要發揮影響力,但暫時還沒找到適合的策略,我還是很棒。
大學畢業至今,累積了體制內的教學經驗、參加了 10 個月的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計畫,參訪 10+ 間實驗學校,還飛去尼泊爾參加 IDEC 國際民主教育年會。這篇文章是我對自己心中「理想的教育」的階段性整理。
書寫的目的,是要把我這個人的某些部分與…
在《諮商理論與實務:從諮商學者的人生看…
成立超過 20 年的人文國中小,如何看待自主學習?英彥老師指出,當孩子接納自己、相信自己是有價值的、值得被愛的,他才會有心力探索世界,然後他會發現,自主學習是最有效率的方法。
「我們學校可以接受每一個人,光是存在就有意義了。」人文國中小的李英彥老師告訴我們。在這篇文章中,我想和你分享我參訪人文國中小後的收穫和啟發,以及我對民主教育、人本教育的新理解。